炉外低温在合成及控制方法 控制方式:
1、急冷降温技术,通过急冷喷枪喷水降温烟气由500℃下降到200℃,(可选择双流体喷枪)降温时间小于2秒,使烟气急剧缩短再合成二噁英及呋喃的温度范围内停留时间。
2、吸附过滤技术,喷射活性碳吸附二噁英及呋喃,然后用布袋除尘器滤除。
除此之外,垃圾入炉前的预处理、过程控制技术、改善炉内燃烧条件、后燃烧区域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下边为大家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控制技术主要分为垃圾入炉前的预处理技术、过程控制技术与烟气处理技术。
一、垃圾入炉前的预处理
在垃圾进入焚烧炉之前,采用垃圾分选技术分选出垃圾中铜、铁、镍等金属,同时尽量减少含氯有机物的量,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焚烧二噁英生成的氯来源。但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实现较为困难。
二、过程控制技术
改善炉内燃烧条件
焚烧炉内不同的燃烧条件会影响PCDD/Fs的量,这些燃烧条件包括燃烧温度、停留时间、氧气与垃圾之间的扰动、垃圾前处理、燃料补充、氧气供给量等。其中温度(Temperature)、停留时间(Time)和紊流(Turbulent)被并称为“3T”,是焚烧炉内控制 PCDD/Fs量的关键因素。焚烧过程中控制炉膛温度高于850℃,烟气在炉膛内停留时间超过2s,吹入二次风使燃烧气体充分流动混合形成湍流,外加过量氧气参与燃烧等方式,可以尽量地减少炉膛内二噁英的产生。
上海江桥垃圾焚烧厂二期工程对于二噁英的控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燃烧烟气在焚烧炉内温度超过850℃停留2s”方式,用急冷、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补集等处理方式,最终烟囱排出的二噁英浓度控制在欧盟2000标准以下。
后燃烧区域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从头合成机制是焚烧过程中二噁英形成的重要机制,其发生在焚烧炉的后燃烧区域内。
Fangmark等的研究结果证明,在340℃下,烟气在后燃烧区域停留2.9s的时间会得到较高浓度的含氯芳香烃,当烟气快速冷却到260℃时污染浓度较小。因此,为减少 PCDD/Fs的形成量,要减少废气在后燃烧区域的停留时间,或者在后燃烧区域将废气温度快速冷却到260℃以下。实现烟气迅速冷却的一个关键参数可能是平均废气冷却速率或淬火速率。不同的淬火速率会产生不同的PCDD/Fs水平和同类物分布。在一个废热锅炉中,为了实现PCDD/Fs水平低于1nTE/m3,冷却速率需要达到500-1000℃/s的范围。在实践中因为废气的体积庞大,这样高的冷却速率很难达到。